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

口味、主流?


是否是上一輩的人在看畫時要改變他們的口味,而不是我們要畫出一幅符合他們口味的畫?

關於我們的畫太過於平面、缺少空間感、物件化等等的問題。普遍來說,並不是一兩個人發生這些問題,那這問題還成立嗎?也許在他們眼中看的問題,反而是我們這一輩的主流思潮。

這並不是要為自己辯解什麼,例如:不努力研究人體結構、建築空間和物件體感等。換一個角度想,我們在當下的生活接觸到些什麼。資訊龐大及複雜,以至於我們擷取到的東西往往是很模糊和不確定性的。

有老師曾要我們歸類自己想要成為那一類的藝術家,去研究,然後或許能參照他的模式,達到自己想要達成的部分。我卻發現我無法歸類自己,我不知道哪一類藝術家是我想要的。進一步思考,就算是我喜歡這個藝術家好了,我也不想和他走類似的路,或畫類似的圖。

當我看別人的作品,我只願讚嘆它的美它的巧。可能可以從他人的作品中學到一些繪畫技巧,但那止於技巧。畢竟創作者通常會有一種自負心態,總覺得自己的作品在某些程度上高人一等。而對我來說,我的高人一等絕不是在於技巧,而是一份對於生活的熱度。我也不在乎別人懂不懂,我不喜歡別人的懂或不懂建立於你能不能說出他聽得懂的話。因此面對作品時和面對他人時的狀態是不可同語的。

講到這,實在還是搞不清楚,對於藝術這個教育體系下,究竟有什麼價值觀或眼光可以評價一個人的作品?我仍然相信宿命論,是你的就會是你的,成就在於自己給的,而不是別人給的。我想只要能持續專注在自己做的事情上,充滿快樂和熱忱的心態做作品就足夠了。